-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09/30]
目标管理对普外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科的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有关资料显示[1],全面质量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中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科的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有关资料显示[1],全面质量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目标管理是指以质量管理为组织工作中的核心,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达到护理的每一个单元紧密联系,协调配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使成员与社会共同受益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能够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该文对目标管理对普外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分析2018 年1—12 月间该院收治的9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入该院普外科治疗的98 例患者为例,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以上研究对象以及家属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不全者;②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③依从性较差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5~78 岁,平均年龄为(38.)岁;男性患者 23 例,女性患者 2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22~77 岁,平均年龄为(39.)岁;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1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具体分以下几点:(1)成立目标管理小组:鉴于目标管理的顺利开展,首先成立目标监管小组,总负责人由科室主任担任,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临床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2]。同时医院各个管理部门需对目标管理小组给予支持,从而推动各科室管理工作的实施。(2)制定科学、合理目标:①群体工作目标需通过对上一年度工作进行总结,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人员的特点、职业素养、科室结构以及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根据Smart 原理为核心制定符合科室情况的群体目标[3]。②制定个人目标:通过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资历、工作经验进行细致分析,将目标管理细致化分到每日、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同时对科室的骨干人员设定工作目标,对于临床护理经验不足的人员设定向工作表现较为突出的护理人员为工作目标,同时制定分级培训以及考核制度[4]。(3)实施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首先制定管理内容,合理分配到个人,加强自身职责的同时,还要对其他人员起到督促作用,形成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同时护士长应制定管理考核小组,随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或者是监督,当发现问题时,追究到个人,给予纠正并给出相应的处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例会,分析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讨论相应的措施,最后对管理工作做出改进,以期提高护理质量[5-6]。(4)管理目标考核机制:目标管理后的有效实施, 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进行监督、总结、评价。定期举行例会,在会中首先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评价和改正方案。根据护理质量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能力。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给予嘉奖或者是惩罚。(5)目标管理激励机制的确立:激励机制的确立是目标管理有效实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对目标的实施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可包括精神奖励、奖金奖励,并且有监督小组做好记录。精神奖励如: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可适当举行聚会旅游等,增加护理人员凝聚力,同时对不善交谈的护理人员给予关注[7-8]。物质奖励如:根据基本工资的80%发放奖金,剩余20%可根据护理表现、出勤情况进行发放。并且将总奖金中部分作为年终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护理质量。
1.4 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护理质量包括护理规范、基础护理、护理安全3 项,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分,严格控制发放问卷数目,要求患者认真填写,且如数收回。各项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网址: http://www.zgpwjcylczz.cn/qikandaodu/2020/1104/364.html
上一篇:普外病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管理体会
下一篇:超声检查在普外科疾病中的诊断思考